技术教程运营推广
APP的推广及其网络效应
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魏武挥
根据Distimo的数字,截止到7月5日,android market上一共有近24万应用,app store里支持iPhone的是36万余,支持iPad的近10万应用。这些数字表明,一个刚刚开发出来的应用,想在这两个可以说是最大的应用市场上崭露头角,委实不易。
移动互联网的起步,给很多创业者拉开了一个舞台,但移动互联网里的应用推广,却很麻烦。桌面互联网上很多惯用的营销手法已经不再适用,比如SEO。特别是在iOS里的推广,更是艰难。在桌面网络上营销,然后再让用户自行跑设备里去搜索、下载应用,还是有点“隔靴挠痒”。现在业内更多的手法,也是较为单一的手法就是: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互导流量。即在A应用里加载B应用里的广告,反之亦然——这常见于一些开发若干应用的公司中。既然是一个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那么,应用的推广——让合适的人用上合适的应用,本身会是一门生意。
强推应用给用户显然是不可能的,比较好的做法是借助“口碑+网络效应”:你的朋友使用了A应用,你要不要试试看?国内有一些开发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比如APP汇。但这个应用,其实延用的是豆瓣的逻辑,无非就是把豆瓣的“书、电影、音乐”换成“应用”罢了。
这个逻辑在移动互联网里会有些问题。其一,用户为什么要下载这个应用?其二,用户为什么要满世界去喊:我用过这个应用。第一个问题在桌面互联网上不是一个问题,因为web页面并不需要下载客户端。而第二个问题,则和用过什么有关。豆瓣的书、电影、音乐与个人品味关联,有一定的炫耀度。而使用何种应用,与炫耀动机并无太多关联。
我个人倒是在09年8月就开始使用一个名为wakoopa的网络服务。这个服务需要使用者先下一个客户端在自己的电脑里,然后自己电脑里的软件名称都会被一一自动传上去。故而,旁人可以看到我最新安装了什么软件,最频繁使用什么软件——这都是客观的数据统计——以及我最喜欢什么软件——这是主观的个人提交。众多使用者还可以通过结成好友的方式形成一个网络,互相观察到各自都在使用什么软件:很显然,你可以通过旁人的经历来发现新软件。
不过,实话讲一句,这个服务的电脑版本,我用得并不多(它只是默默地常驻在我内存里),我也从来不会因为想找点什么软件就登录到这个网站去看看旁人在用什么。但是,这个服务的移动设备版本,就很有用了。因为,我不知道数十万应用里,哪些是可以考虑用一下的。
Wakoopa有一个iPhone版本(亦可用于iPad),但毕竟是老外的东西,很多所谓热门应用,一来可能这里不能用,二来也可能是不习惯用。对于国人来说,需要有一个适合国人的类似APP,这句话我想大致是不会错的。
由一个应用去收集用户设备上的诸个应用安装情况,并分析ta的使用频率,然后通过一个社交网进行分享,这个idea是成立的。如果用户喜欢或者愿意炫耀,还可以让ta主动地喊一嗓子:我喜欢这个应用!
但文头提到的问题一依然存在:为什么用户需要下载这个应用。如今社交网络四处泛滥,再去注册一个以应用分享为主的社交网络,这种驱动力是否足够?很难讲。故而,这款应用不能仅仅是在那里分析安装者的安装使用频率,因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连安装者都没有,就不用谈后续的事了。这里请允许我小小卖个关子,事实上,解决方法很多。
第二点是,假定做了这么个应用,如何推广之?我个人以为,一开始是需要寻找一些应用内广告投放的。这是一个有网络效应的应用,投放广告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打住,后面的增长,是会由用户自己带来的。
应用社交化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再探讨,比如隐私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开关来解决。另外,iOS平台政策严苛,收集用户应用情况这种做法苹果不一定会允许。但我想,android上,应该行得通。
(魏武挥供网易科技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魏武挥,曾经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目前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对一切数字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现为网易科技专栏之“数字与人”专栏独家供稿,与读者探讨数字化的媒介和人这种物种以及这个物种所构成的社会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个人或企业如何真正的做好论坛推广